“医保控费”大局已定:药品集采常态化 符合支付箭在弦上

2020-11-12

c8fbb7ba6fb9c8f692ae9ac54612819.jpgdc423c6938d53d574a45df055b13339.jpg

我一直喜欢飞行,有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喜欢在哪。现在想想看,有可能是在飞行的这1到2个小时是我能放空自己,能集中精力通过阅读精准吸收自己需要的咨询吧。

这趟航班,阅读的报纸确实也吸引了我的注意力,因为我又开始骄傲了,内容与我预测的一模一样。

有的时候市场动向,并非是强有力的国家政策推动的,而是市场需求所逼。如报纸所说,带量采购对医院的影响很大,也对根深蒂固的长期存在的医生灰色收入带来了冲击。集中采购对药企的营收也受到了不少冲击,医药代表是第一批死在这次改革的牺牲品,然后是生产仿制药无创新能力的制药企业。因为超额的医疗保险最好下手的就是药品。医疗财政考虑收支平衡,企业考虑存活。

先说药企的出路:像我们经常去医院药房装机会发现,拆零药品的过度包装,包装费估计都要超过药品本身了。药品不用像其他礼品通过外包装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了,以前如果需要,现在就没必要隐藏了,一盒一百多的药,集采后变成几块钱,本来是通过价格来提现自己高端的价值的,现在一下子露馅了,在怎么包装自己,大家都知道你只是几块钱的货了。药企好不容易通过竞争自己的药品中标了,然后发现利润少的可怜,现在很多医院都上了摆药机,药企把药品费劲包装起来,医院又费劲把包装打开,都是共同存活的空间,相煎何太急呢?不知道哪家药企被逼到实在没有办法了,才会想到以前从药品争取利润,现在可以节省包装争取利润了。用大容量包装代替传统包装,细分市场。大容量包装可专供医院。毕竟医院才是主要消费主题。

医院的出路:以前中国穷,没办法给医生开对应的工资,现在不一样了,国家有钱 有实力了。就像先忽略城市污染,发展经济再说,在回头过来搞清洁能源。这是很实用的办法。

现在医院的药品集采了,医生没有额外的收入了?怎么办?医生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聪明人的职业,同样的疾病有不用的医治办法,这就是医生的技能。但是怎么能让这个群体光明正大的争取自己应得的报酬呢?也许就是医治本身,用诊断过程体现自己的价值,这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,不知为啥这么理所当然的事情说出来怪怪的?也许患者也习惯了支付很少的费用去诊断自己的病情。不管任何时候国家都需要医生这个职业,但是医生的收入少的可怜的话谁又会去当医生呢?也许这一点只能依靠政策改革把医生和患者关系回归到正常吧。打个比方挂号费花了100元,医生给你开了500的药。医生挣到了算上挂号费和药品提成200元。现在是挂号费500元,医生给你开了100的药,以上挣到了自己的诊疗费200元。医生的收入没有减少,但是体系很合理了。医生也不用费劲心思算哪个药品提成更多了,可以把精力放到诊断上发挥自己的强项,心安理得的争取自己应得的报酬了。那么问题又来了,医院发现药品不挣钱了,那还留着它干什么呢?应该会从民营医院开始,医院只留住院药房,门诊药房就没必要留了,反正医生靠的是自己技能给医院创收了,门诊留的话,药品都是评价出的,医院还得养那么多药师,白白花了不少人工费和管理费。合理的运营方式的话门诊药房确实是累赘了,医院就不愿意搞这么多此一举的事情了,干脆处方外流算了,反正医院挣的是开处方的钱,而不是处方本身了。那么让患者自己想从哪拿药就去哪拿药吧。这样一来发现医院附近一下多了十几个药店了,医院开出的处方量全部外流了,药店是愿意接这份流量啊,眼红的竞争对手也过来分一杯羹。药企为了存活把药品全部改成了大包装,医生的绩效方式也应该是谁能开最少的药品,能治疗患者为绩效方式了,那么医生更愿意开拆零处方。药店为了配合也不敢怨言啊,毕竟你不接其他药店也就抢了你的生意了,只能人工拆零摆药卖给患者。药店发现消费主题从散户变成了专业户了,都是拿着处方过来拿药,药师的服务人员完全不够啊。赶紧上机器吧。先从半自动开始迎合市场需求吧,拆零处方药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,一台半自动摆药机完全跟不上节奏啊。为了效率,处方量大的药店,只能选择上台自动摆药机了。问了一圈发现,不光自己好多人都在排队采购啊,本来安装时间是1个月,还得排队,支付货款后还得等3个月才能按照。也许这个时候效率才会被需求方重视吧,所有公司安装时间都是一个月左右,他们发现有一家公司效率属实快,10天就能装机啊。算上排队时间时间虽然能节省十几天,但是发现药盒的定制速度是就1天就搞定了。思来想去还是选他家吧。

不出所料的话这些故事情节应该在4年内出现。感谢你听取我一本正经的《胡说八道!》因为一件还未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认为是胡说八道


分享